时至寒冬,在阳泉市城区月亮湾小区,屋外寒风习习,室内温暖如春。居民王大爷说,今年屋里挺暖和,也没往年那么燥了。听了大爷的好评,前来巡查无人值守换热站的供暖工作人员心里踏实了不少。 无人值守、远程监控、智慧热网……这些看似离生活很远的科技名词,如今已通过热力管线同家家户户息息相关。 短短几年时间,阳泉市就将“智慧供热”的构想建设为了现实。如今,阳泉市已实现无人值守换热站全覆盖,让换热站这样一个特殊设备场所不在需要专人盯守的情况下,数据采集箱一方面实时向供热指挥中心反馈供水温度、回水温度、流量、供热面积等信息,另一方面接受供热指挥中心的指令,对管网水温进行调整。同时,每个站房安装2个摄像头,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无突发状况,在视频上都能看见,工作人员每天巡检2次即可。 早在2013年,阳泉市被国家住建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2017年,国发42号文件明确,支持阳泉市建设智能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几年来,阳泉市抢抓机遇,以服务民生为宗旨、以助力管理为根本、以推动转型为目标,全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市民智慧感知度,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智慧服务惠及民生多个领域 在阳泉,智慧供电已实现了实时监测全市用电负荷和电力企业的发电功率,城市区居民智能电表安装率100%,实现了远程抄表、网上自主缴费等;智慧农业建成了农业信息基础平台、综合管理系统平台、村村联网系统平台、网上农展馆、农业短信平台等数字农业信息系统。 智慧免费无线城市, 2010年由百度总裁李彦宏先生捐赠建设,2013年底市民完全免费使用,5个县区实现9类区域65个公共场所、32条市区主干道免费覆盖,可同时实现3万人免费登录上网。2018年完成了公共场所免费无线互联网认证系统的升级工作,升级后的认证系统在原有的“手机号+短信验证码”认证方式基础上,增加了“无感知认证”和“微信认证”,实现了在本系统下某一个地点正确认证后,全区域3个月之内无感知认证,实现了既能满足国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又能有效缓解用户频繁手工认证的问题。 智慧气象建设中,建立了水务、水文等部门数据专线,整合气象54个、水务78个、水文92个自动雨量站点的实时数据,实现全市雨情信息一张图显示;智慧医疗建设中,阳泉市做到了全市居民电子档案的互联互通,已录入健康档案数据110.7万条。同时,阳泉在全省首家采用“互联网+”模式开通了移动随访业务,移动随访3.2万人次。 与此同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阳泉市抓住关键节点,突出“一站通”“一点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 “一站通”,即“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实现了市县全覆盖。平台于2017年12月18日实现试运行,今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市直39个部门,370个事项在网上发布。截至目前,办件累计受理9251件,办结9192件,办结率为99.4%,提前办结率为66%,县区录入行政审批事项700余项,公共服务事项400余项,乡镇由省平台统一导入便民服务事项500余项。下一步将延伸服务至乡镇(街道)、村(社区),实现不出乡、不出村、网上办,“只进一次门,最多跑一次”。 目前,阳泉已完成与省政务中心系统对接,实现了办理事项数据的实时推送以及统一网办受理,达到了全省一张网的要求。在全市新大厅的规划建设中,新增加了一系列便民服务系统,以提高全市行政审批办理效率,提供更多的在线便民服务,使办理人更加方便快捷。 “一点通”,即“智慧阳泉手机APP”。通过整合各单位42个公共服务APP软件,实现了电视、手机移动终端的统一服务。2018年以来新版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要闻信息总量1.3万余条,全市城乡居民可通过扫码关注政府网站APP、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政府官方微博等方式获取政务信息和提出正当诉求,政务新媒体已成为老百姓与政府的“连心桥”,深受老百姓欢迎。 近年来,阳泉市依托百度云计算中心,以智慧应用为向导,以需求和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和平台打造为载体,以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产业为支撑,大力开展“云端建设”,发展大数据产业,推动城市转型,在顶层规划、基础设施、智慧治理和智慧惠民等方面成效显著,多方面指标位居山西省前列。 (责编:赵芳、白鸿滨) (责任编辑:网投网站-澳门网投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