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展览网 城市在线】“雪亮工程”,即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程,2016年经中央批准,由中央政法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组织实施,目标是建设“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山西,以更优质量标准、更严纪律要求,把雪亮工程建成守护人民安宁的“千里眼”,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平安山西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太行、王屋二山挪走的故事。山西,东靠太行山,因在此山以西,故而得此名。几千年以来,勤劳的山西人在建设美丽家乡,谁都说山西好风光。安居乐业是山西人最为向往的生活方式。于是,为保一方安宁,该省的雪亮工程建设也在风风火火建设中。 构建综治新体系,开创山西雪亮建设新局面 雪亮工程是政府指导下的建设,基调和建设内容都是需政策层面做顶层规划。 今年年初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在做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今年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防风险、保平安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牢牢守住社会安全稳定这一底线。要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风险预知预警预判能力,紧盯重大敏感节点,做到“零懈怠”“零疏漏”“零失误”。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做实做细各类利益诉求群体的信访维稳工作。严防群体性事件、突发环境事件、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重大交通事故等公共安全事件。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社区治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不断增强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使社会安定和谐,让百姓安居乐业。 今年3月17日,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对2018年综治工作(平安建设)的通报》,对2018年度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取得优秀成绩的市进行通报表扬,经考核,大同市、长治市、晋中市、忻州市、晋城市为优秀市,予以通报表扬。 山西虽然不算经济发达区域,但2016年全国第一批雪亮工程示范城市有三个入围,分别是太原市、大同市和长治市。正因为如此,在2017年开始,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全省上下以平安山西建设五年规划为蓝图,以“六六创安”工程为载体,以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为保障,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问题,不断开创平安山西建设新局面。从该年开始,山西全省雪亮工程建设就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山西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为建设依据和指引,在推进矛盾多元化解强化源头预防管控方面,目前全省28173个村(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室已挂牌成立,基本形成了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室,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员的工作局面。 两年来,全省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7万余起,调处65万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在完善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方面,全省不断增加投入,用于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重点行业、重要部位、重点场所的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同时大力推动公安、综治、发改三类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交换共享平台建设。仅今年一季度,全省运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图像信息就直接破获刑事案件4091起,协助破获案件5420起,占全省三季度刑事案件破获总数的74.7%;在搭建社会治理平台夯实平安建设根基方面,山西开创了综治中心和网格化管理高效结合的新路子。综治中心是整合各方力量、应对风险挑战、服务人民群众、提升复杂社会条件下综治组织实战能力的基础平台。网格化管理是综治中心的底座,是新形势下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举措。 2017年7月11日,阳泉市矿区蔡洼街办东窑房社区网格长张艳梅在石太铁路附近巡查时发现,桃南路小学旁一处长约26米的彩钢瓦屋顶被大风吹落到铁轨上,给列车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矿区综治中心接到网格长上报信息后立即启动联动处置预案,将此事及时分流指派至车站、铁路护路、住建、公安等部门,各单位快速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清除了路障,避免了一起重大涉路安全事故的发生。网格长通过手机APP将事件及时上报,各级综治中心对上报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及时汇总和分析研判,并对重大事件进行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通过“六步闭环”运作机制,规范了工作流程,落实了工作责任,将大量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消除在了萌芽状态。目前,山西全省已累计受理各类事件2000余万件,处置1800余万件,处置率达90%以上。 山西,通过雪亮工程,深化了平安建设护航了转型发展,并在全省各个市县积极响应,遍地开花。 创建平安太原,点亮街巷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