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黄石地下矿藏丰富,因矿而兴,有着3000多年的冶炼史,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熊熊炉火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享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誉。 相约黄石,共享晶彩。10月20-22日,“讲好文旅融合发展故事——网络大V黄石行”活动在黄石开展,百多位媒体大V、网红嘉宾走进黄石,提前了解将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暨晶彩黄石文旅嘉年华活动亮点,感受黄石矿冶文化独特魅力。
黄石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湖北省东南部,拥有3000多年的冶炼史、100多年的开放史、60多年的建市史。现辖一市一县、四个城区、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70余万人。两天的时间,我们走进黄石园博园、黄石规划展示馆、黄石矿博园、黄石地质博物馆、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华新水泥遗址博物馆等”三园三管“参观探访,目睹见证黄石从工业重镇到“最美工业旅游城市”的华丽蝶变。 黄石园博园位于湖北黄石市大冶湖生态新区核心区东部,面积约135.5公顷,北靠滨湖大道,南临大冶湖,视野开阔,生态景观区位优越。黄石园博园的绿色生态价值、科学普及的内涵,为城市加快建成“山水宜居之城”“历史文化名城”注入了强劲动能,当属黄石转型发展的“绿色窗口”,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沿着园博园观景平台、空中走廊一路走一路参观,俯瞰园博园全景,满园秀色、金黄秋菊让嘉宾们流连忘返。园博园恐龙馆以展示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为主线,展示了地史时期生命起源与演化。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复原了三叠纪、侏罗纪及白垩纪时期的恐龙生境,生动的再现了恐龙由繁盛到灭亡的壮观景象,其中一些场景模拟其生长场景摆设,惟妙惟肖,不少恐龙还“会叫会动”,给人极强的身临其境之感。 走进园博园国际树化石林,蓝天白云下,一根根矗立在大地上的树木化木,化石纹理清晰,质地坚固强硬,年轮宽窄可辨,与周边青青小草、蓝蓝天空,相映成趣,仿佛进入亿万年前的森林深处。黄石园博园国际树化石林占地50亩,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树化石680余棵。与其它地区化石林相比,黄石园博园国际树化石林有四大特点:一是园区面积大;二是数量多;三是种类多,来自7个国家的树化石,其中有含硅元素较多的黄色辽西树化石,含铜元素较多的绿色树化石,纹理深厚的缅甸树化石;四是有三个“世界之最”, 一棵蒙古国树化石直径2.8米,重达19吨,是目前世界上竖立最粗最重的树化石,一棵新疆树化石高达17.60米,是世界上目前竖立最高的树化石。 黄石规划展示馆以“山水园林市,最美工业城”为主题,以五城目标建设为主线,划分为“晶彩之美•印象篇、工业之美•历史篇、奋斗之美•发展篇、大城之美•未来篇、大冶湖生态新区规划展”五个主题篇章。其中以黄石工业发展轴为历史文化名城展区的布展脉络,讲述黄石在石器生产时代、铜器生产时代、铁器生产时代、近代工业时代、现代工业时代五个时代故事,体现了黄石工业历史的厚重。 长江、东方山、七峰山、西塞山,仙岛湖、网湖、保安湖……共同构成了“一江两核三山,六湖七带八景”的生态格局,描绘着“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入画图”的意境。规划展示馆以全新的方式向人们讲述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当是黄石最新的城市“打卡地”。 |